
2014年我院编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6部分: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DB43/T 876.6-2014),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标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该标准首次提出建设区内现有湿地(水体)应予以保留,周围应有2.0米的自然植被缓冲带。建设区内林地、林木及具有独特自然特征的景观应予以保留。建设区内应将林草斑块等多样性生态景观连通,形成生态网络化。建设区内林草斑块恢复应采用植被群落模式配置。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生态拦截沟、生物通道等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生态化理念的技术应用参数与工程设计规范,不仅在改善和优化农田灌排功能等设施,还对维护高标准农田生态体系,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确保粮食质量安全;也对营造出“山、水、田、林、路”和谐统一的新农村景观和田园景观风貌,打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等发挥重要作用。
|